《人民日报》刊发学院刘永祥老师的理论文章《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发布者:刘珂曼发布时间:2024-07-31浏览次数:98

7月29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学院副教授刘永祥的文章《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这是近年来学校教师首次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文章,是学校在文科基础学科取得的重要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一文,即围绕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展开理论阐释。文章指出,这一突出特性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生成与发展、嬗变与调适、淬炼与升华的过程,成为中华民族创造璀璨文明、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以动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深入研究包容性这一突出特性,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学术智慧。

文章揭示出传统夷夏观对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重要影响。孔子开创夷夏可变论,主张以文明程度来区分夷夏,而不是把种族作为评判标准。《春秋公羊传》则进一步提出,各民族经过长期融合,最终能够彻底消除夷夏之别,达到“天下远近小大若一”的理想境界。夷夏可变论影响极为深远,不仅被董仲舒、何休等一大批思想家所传承和弘扬,而且成为后世王朝所共同遵循的原则,从而建构起一套极具开放性、灵活性又十分稳固的文明秩序。尤其是,在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和现代国家建构这一重大问题上,中国并未“跟着西方走”,而是遵循自身几千年的文化逻辑,真正做到了“和而不同”。

文章还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经过淬炼、实现升华,并结合时代条件为解决“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时代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针对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如何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等重大问题给出的答案。它们同根同源,一脉相承,都植根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四海一家、和而不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包容性的生命力。

通讯员:刘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