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等陆续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学院共获批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再创年度高层次项目立项新高。
其中,张运君教授申报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张吉舜老师申报的“新中国参与世界和平运动研究(1949-1967)”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张坤珵副教授申报的“中小型岛屿土地-水动力空间联结机理与海陆统筹研究——以涠洲岛为例”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杨晓斌教授申报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溯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张子玥老师申报的“马克思机器观视阈下人工智能的人学审视与实践指向研究”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毕凤晓申报的“海洋国防教育融入涉海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研究”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青年项目。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学术创新水平,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立足学科建设,结合教学改革实践与个人学术背景,有组织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学院常态化邀请校内外专家来院开展项目申报精准指导,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强化力量整合与资源统筹,优化研究团队建设,全力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俞鸣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