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载风雨,造就经营无数;九十八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八字校训陪伴一生,代表了海大学子“不拒涓流,虚怀若谷”的胸怀与“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姿态。恰逢海大98周年校庆,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团支部以“百川归海,求索笃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爱校情感。
2022级团支部
2022年10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班开展“百川归海,求索笃行”主题团日活动。
支部成员集体参观了线上校史馆,并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学校历史发展过程的了解与认识。支部还开展了 “校园一日游”活动,创新“打卡+宣讲”的参观方式,设置17个参观点,每位团员分配到1个打卡点,在依次参观学校的同时,分别介绍学校建筑的由来及特色,用新颖有趣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学校的感情。
随后,支部以“心系三农助力振兴,青春向党献礼盛会”为主题开展学习,以扶贫楷模张桂梅和黄文秀的扶贫事迹为切入点,组织支部团员们积极分享自己对扶贫榜样中的学习心得,并邀请党员同志代表分享学习。最后,王俊琦老师呼吁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担当起无愧于党和群众的信任、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使命,向扶贫榜样学习,有担当、善作为。
2021级团支部
10月1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团支部于学院210会议室开展“百川归海,求索笃行”主题团日活动。
会议伊始,支部书记刘译蔓讲述中国海洋大学海鸥剧社的历史,并带领支部团员一同观看海鸥剧社的宣传片、演员采访视频,感悟海大学子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海鸥剧社是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最为悠久,地位最为重要的社团之一。历史上有“预报暴风雨的海鸥”之称,海鸥剧社作为山东第一个革命红剧团体,为山东乃至中国的戏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创作和演出的多项经典作品,在海大学子的心中扎了根,成为他们与海大分割不开的一部分。
随后,支部书记刘译蔓号召支部团员用照片记录海大98岁生日这天的美丽景色,并形成“海大98岁生日相册集”。
接着,支部团员张亚辉作“习语润心,常学常新”第三期金句分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余村从靠山吃山转向养山富山指明方向、坚定信心。从余村到全国,从中国到世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让人们看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和经验。对这一科学论断,我们仍要坚定坚持,深入实践,不断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最后,支部书记刘译蔓总结道,“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唯有牢记使命,善作善成,实干笃行,才能彰显海大青年的朝气蓬勃,创造“海大人”的精彩人生。
2020级团支部
2020级团支部学院于10月19日开展“百川归海,求索笃行——海大之于我”主题团日活动。
支部组织理论学习,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支部书记徐潇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大会上作出的报告是对党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进行的深刻总结,体现着党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新时代中国绚丽华章的不懈奋斗精神,体现着对当前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不管是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还是身为党员的我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后,支部成员程颖感悟到,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需以志为先。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广大新时代青年以青春之名,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紧接着,支部团员们合唱《爱如海大》歌曲、学习老一辈海大人为海大呕心沥血的先进事迹以及分享“我与海大的故事”。刘涵宇通过回忆考研时在海大的场景,疫情前的海大与疫情后的海大,表达了对海大的深厚情感,并鼓励支部团员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珍惜时光、浩海求索,通过奋斗努力顺利实现从学生生涯向职业生涯的过渡。
通过“百川归海,求索笃行”主题团日活动,团员青年们深入了解了海大的发展历史和光辉岁月,感受到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强化了行动建校、奋斗荣校的责任感,纷纷表示:要用自身行动精心呵护学校发展,涵养爱国爱校情怀,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态度,为学校建设作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