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就人物,性格决定命运 ——“师说”讲坛第二期圆满结束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7-06-13浏览次数:344

6月7号下午,“师说”讲坛第二期在经济学院顺利举行,本次讲坛的主题是“性格决定命运:汪精卫的悲剧”。本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主办,经济学院学生会承办。本期主讲人是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永祥老师。

首先,刘老师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晚清时期,科举制被废除,这在当时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中国当时很多传统的读书人成了一种自由流动资源,出现了很多游士,也就是过剩的知识阶级。接下来,介绍了汪精卫的生平,他祖籍浙江山阴,生于广东,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有着激进的救世情怀,但后来家道中落,他将家道中落与一国的衰败相联系,立志救国。后来他赴日留学,留学期间将明治维新时的豪杰作为自己的标准。之后他加入中国同盟会,文思敏捷,工于写作,还善于演讲的他,很快成为同盟会的主要人物。但由于缺乏坚韧与耐心,在对革命的失望与绝望中,他赴京刺杀摄政王,想成为革命之“薪”。

刘永祥老师说,成为烈士的这种想法始终是太过简单,也是一种虚无主义的直接体现,这使他蔑视一切权威,而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也导致了行为上的冒险主义,他将刺杀看成了一种美学想象,不求成功,不求回报,在他眼中,其美学意义远大于政治意义。辛亥革命成功后,汪精卫在革命党人中有很高的地位,在选总统时就有“以功则黄兴,以才则宋教仁,以德则汪精卫”的说法。接下来的几年中,他在退隐与从政间困顿挣扎,几度辗转,于1919年回国,开始了从政生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发展。于是,他在革命的浪潮中,开始了对权力的竞逐。在两次关键时期,他借助共产党的力量,提升并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在抗战时期,汪精卫反对抗战,主张讲和。刘永祥老师认为,汪精卫实际代表了社会转型时期没落的士大夫阶级的心态和人格,非常相信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并不是他不爱国,而正是这种爱国与救国的心态,与懦弱的性格,成为他叛国的主要原因。最后,刘老师提出,大学四年的全部意义,在于形成独立人格,正如陈寅恪的一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历史知识,还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重新的考量,受益匪浅。

通讯员:赵海英  张文文

编辑:新媒体运营部 年青

审核: 新媒体运营部 王小菡 王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