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发布者:马克思发布时间:2017-05-10浏览次数:1354

  

4月的一个周五,上午940,王萍老师一如既往地早早来到教室,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做准备。

       这个时候一二节还没有下课,不过这并不妨碍同学上课的热情,很多人早早的来到教室以便能够占个好座,用他们的话来说,一个不错的位置可以让人尽情享受接下来两节课。由此可见,在普遍以期末给分高为第一选择的限选课中,还是有一些例外的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当然,前提是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也是非常优秀的。

       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让王萍老师如今足以游刃有余地面对几乎所有课堂问题。她先是将多媒体打开,从教学材料里找一段与当天讲课内容有关的心理访谈类节目视频播放。在同学们开始投入视频的欣赏时,她拿起麦克风试了试, 偶尔,麦快没电时就会发出嘶嘶的杂音,影响同学听课,这时她会很有礼貌地请距离最近一位同学帮忙去换块电池。不过好在,今天一切顺利,准备工作就绪后,王萍老师开始跟着同学们一起观看视频。

       今天的视频内容是关于催眠,一个较为新鲜而神秘的话题,因此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的,随着一二节下课,4102的教室渐渐变得拥挤起来——这其中,也有不少来旁听的同学。

 

       又过了一阵,上课铃响了,不过王老师依旧耐心地等待到视频播放完,再从对视频内容的分析导入到今天的课程。

       课上,一直洋溢着轻松的气氛,王萍老师每讲解一个概念时,常常举出鲜活的例子,诙谐的语言中张扬着一种智者的气息——这样的信手拈来绝不仅仅缘于生活经验的丰富。

       两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王萍老师依旧有条不紊地将麦克等教学工具收好,关上多媒体,不过今天的王老师显得不像往常那么匆忙——双周里,她不用赶校车去鱼山上56节的思修,因此可以吃顿比较悠闲的午餐。在同意接受采访后,她依然用温和的语调向记者嘱咐道:下午我还需要给一个同学做一下心理辅导,所以时间最好安排在3点以后吧!

       事实上,王萍老师作为社科部副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需要兼顾很多工作,但她仍然坚持着心理老师的本职工作,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尽力为有需要的学生做心理辅导,甚至,在谈话中,王老师也常常能接到同学求助的电话,只要不是上课,哪怕已经很晚,她从不拒绝,她这样对记者解释:其实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接到电话我很开心,这些同学如果不是真的心理压力承受不住,也就不会向我倾诉了,在这个时候,我能帮上他们一把,也是尽到一份自己的责任。

在课上,王萍老师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个重要思想,就是,拆开看,就是如心,什么叫如心?就是将心比心。

记者相信,王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也是怀着这样一份如心

  

         传道:二十年思修课堂,艺术教学

        可能更多人开始知道王萍老师的名字是源于思修课,对于这门课,老师们多少都有些无奈,对于这些从小到大已经听过无数次,几乎熟烂于心的知识,要怎么讲才能讲出新意?

同样的困难王萍老师也遇到过,不过那是在20年前,40多个学期的积淀下来,在她的眼里,教学已经上升为一种艺术,每一次课堂讲授都是一次艺术的再创作与升华。虽然仍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譬如人生观、爱国主义,但王老师坚信,在一次艺术性教学的互动中,同学们会乐意接受这些真善美的事情。

在海大网络教学平台中,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内容建设相当丰富,不仅包括课堂上的PPT、讲稿和案例分析,更多的是一些关于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的资料和课题内容相关视频。这些常常被其他人忽略的细节在王萍老师这里却得到了再生与创作的活力。同样,在她的课堂,不是简单的老师讲解学生听,她会用更多时间去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希望知道什么。因此,网络、多媒体和讨论等形式成为了师生沟通的桥梁。很多事情,虽然琐碎,但只要学生乐于接受,她就会尽力去尝试。

图:丰富的网络教学内容

          当然,对于小小一本课本,再创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于像思修这样的社会学科,更是需要涉猎文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学等大量知识才能将它们有机组合。看起来越简单的问题,讲解起来就需要更多的创新点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台上五十分钟,台下需要多少功呢?王萍老师淡淡的笑着说:可能要好几倍的时间吧!遇到一些问题时,自己会反复问自己,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能不能接受这样的讲解,不能就继续修改直到自己满意。我们无需再去计算二十年如一日的几倍时间有多少,只希望同学们也能如鉴赏艺术品一般来珍惜每次课堂的学习。

  

授业:身列四大名捕,喜忧参半

        可能有些同学第一次听说王萍老师倒不是因为她的课,而是——在传言中,无论四大名捕的那个版本都少不了她,听起来名捕的称号似乎有些吓人,那王萍老师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

我觉得自己是个守原则,态度认真的人,说到这里,王老师的脸上多少有些无奈,我从小就非常向往老师这个职业,如愿后,自己在不断积累的教学实践中更多得认识了这个职业的责任,同时也建立起自己的教学原则。

名捕这样的称号来诠释师生间的关系,王老师显然有些不认同,她说:对于那些考试挂掉的同学,这个称呼可能有某种情绪在里面,毕竟不及格是件令人沮丧的事儿,可以理解呀。当然,如果这个称呼还能对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唤起警觉意识,背着这个盛名也未尝不可。

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王萍老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运动员与助跑者。她说,老师是希望将各种对学生有益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去学习的,帮助他们成长。老师决不希望自己成为捕手,因为师生间是教学相长的,同样老师也需要学生的配合、鼓励和支持。考试仅仅是一个检验学习程度的工具,并不是什么捕获猎物的凶器。

但王老师仍然相信,这个称号虽然不太动听,也有几分天性叛逆的可爱。完整地听过她一个学期课程的学生,是会了解她的,所以她的小灵通虽然老旧了,她却不肯更换这个可以与同学时常保持联系的号码。

  

解惑:投身心理一片诚挚,将心比心

       提到号码,89696960这个号码相信很多同学都不会陌生,也有很多同学在遭遇烦恼时选择打这个电话向王萍老师倾诉烦恼,除非上课,王老师从不会因为工作繁忙而拒绝他们。

      “会有同学晚上10点、11点以后也打来吗?

王老师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她依然笑着解释:对于这个时候打过来的同学,我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信任。

同学们一路走来,特别是到了大学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在成长的路上,难免有心理激荡的时候,这时候遇到的一些事情,可能对自己内心世界影响很大,特别需要一个人一吐为快。那么这个时候,我能给他们一些指点,或者仅仅是做一名倾听者,这就是我最大价值的体现。

王萍老师的另一份职责,是为有需要的同学进行心理咨询,对这份工作的诠释,她仍然用了这个词——“将心比心

每个人面对一件事的感受、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有些事情你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却在另一个人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所以在心理咨询中,理解非常重要,需要带着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和他人交谈。

        心理健康机构在高校的建设是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前进才慢慢被接受的,其中的曲折可想而知。作为海大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王萍老师也是从这些曲折中走过来的。

       读大学时,王萍老师学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看似与心理没有任何关系。正是在思修课的教授过程中,她和当时很多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一样,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同学们的很多问题、疑惑并非完全来自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偏差,一个品德优秀的学生也可能会突然间抑郁异常,或是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这个问题,显然是思修课无法解答的。

现在的我们,渐渐开始知道这是心理问题,但是当时的学生却没有人能来帮他们一把,走出心理阴云。

这在当时的大学教育中尚属空白。这个重任,思修课的老师们担下了。

然而填补起一个机构的空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那时的人们对于心理疾病的认识可能更多地停留在精神病的层次上,甚至视其为洪水猛兽,意识的跨越,更是难上加难。

       如今我们站在建设齐备的心理咨询室里,心里涌现的只有对这个关注大学生成长的老师无限的敬意。

        如今,心理健康周活动已经举办四年了,随着5·25的到来,第五年的活动周也在有条不紊地筹备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也从民间组织成长为一个专业性日渐浓厚的专门机构,心理辅导老师的队伍也在逐渐成长,从2005年开始已有专职老师负责开展相关工作。王萍老师说:随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学生还是其他人群,心灵需求会越来越高,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素质与服务内容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状态折射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它的前进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

       接受完采访,王萍老师依旧很有礼貌地向记者告别,轻轻关上心理咨询室的门。二十年如一日,今天她仍然坚持在三校区奔波为学生讲解课程,她仍然坚持为有需要的学生做心理辅导,她仍然坚持思考,什么对学生才是最有益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成就一名优秀教师的道路上,她探索的脚步似乎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