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欣,教授、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教师、负责人,省级思政金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博士生课程负责人;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学青年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跨学科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省级以上奖励二十余项;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思政课教师,青岛市首批高校思政名师、青岛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中国海洋大学优秀教师、学生评选“最喜爱教师”“海大十大名师”等荣誉;兼任山东高校和青岛市委宣讲团成员、干部教育培训优秀师资库成员,青岛市社科青年联盟副主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建组召集人,主要从事海洋特色大思政课、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发展研究。
[学习和教育经历]
本硕攻读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德育方向,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博士攻读法学(公共政策与法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海洋大学、复旦大学),在读期间获免试推荐硕士学位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 省级优秀学生、省级先进个人、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
[学术和社会兼职]
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山东省和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专家;山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岛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青岛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社科青年联盟副主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建组组长、召集人。
青岛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反邪教协会智库专家、青岛市城市基层党建实训基地特聘专家、青岛市城阳区青年发展智库专家,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青岛科技大学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特聘专家,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淄博职业学院客座教授、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成员、医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顾问、MPA教育中心指导教师,西南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成员,全国涉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秘书处负责人。
[讲授课程]
本科生:《思想道德与法治》
硕士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工商管理硕士)、《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公共管理硕士)
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新时代新思想前沿热点》
社会实践课程:《流动的海上思政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
[主持项目]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数十项,代表性课题包括: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洋强国战略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改革与创新研究”,2022-2025;
2.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民族认同理论体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研究”,2017-2020;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2015-2017;
4.教育部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项目,“增强港澳台学生中华民族认同与厚植爱国情怀研究”,2023-2025;
5.山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育和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1-2024;
6.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以价值为引领、兴趣为导向的高校思政类选修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20-2022;
7.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海洋类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2017-2020;
8.山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作学习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2015-2018;
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社会转型背景下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2012-2015;
10.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项目,“新形势下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研究”,2015-2017;
11.青岛市双百调研工程项目,“以‘三个在手’确保党的旗帜始终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2024-2025;
12.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研究”,2015-2016;
13.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形势下青岛市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建设研究”,2014-2015;
14.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青少年文化生态状况与价值引领研究”,2012-2014;
15.中国海洋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研究”,2024-2026;
16.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政选修类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与应用研究”,2020-2022;
17.中国海洋大学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的整合研究”,2017-2019;
18.中国海洋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体系及路径创新研究”,2017-2019。
[成果奖励]
教学科研成果获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作品奖等奖励数十项,代表性成果包括:
1.国家级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矢志‘谋海济国’的高层次海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2023年,参与;
2.山东省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以‘谋海济国’为价值引领的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2022年,参与,前三;
3.山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价值引领、问题导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2022年,主持;
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二等奖,“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1年,独立;
5.山东省首届学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中国道路与世界格局演变前景”,2022年,独立;
6.山东省首批学校思政课“金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1年,主持;
7.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2021年,主持;
8.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新时代新思想前沿热点”,2023年,主持;
9.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一等奖,“新时代新思想前沿热点”,2022年,主持;
10.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一等奖,“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2020年,主持;
11.山东省“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大赛三等奖,“飞翔”,2023年,第一;
12.山东省“寻找青年‘政治佳’”思政教师最佳学术奖,“如何理解‘新时代’”,2018年,独立;
13.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善用教学资源助推思政课改革创新”,2022年,第一;
14.智慧树网“混合式精品课程TOP100”“十万金课”,“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2021年,主持;
15.智慧树网“本科高校通识课程TOP100”“人气课程(通识课)”,“新时代新思想前沿热点”,2020年,主持;
16.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一等奖,“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2020年,主持;
17.全国第二届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访谈征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滇西抗战健在老兵口述史”,2018年,第一;
18.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青少年文化生态及其价值引领研究”,2015年,第一;
19.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2015年,第一;
20.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作品(著作类)一等奖,“安身立命之本”,2014年,第一;
21.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声像类)二等奖,“书海拾珍”, 2014年,第一;
22.山东省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第二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4年,独立;
23.山东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学科)二等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4年,独立;
24.山东省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抵制拜金主义”,2013年,独立;
25.山东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支持系统研究”,2012年,第二;
26.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论民族认同理论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2012年,独立;
27.青岛市“‘清廉之岛’与国企领域清廉建设研讨会”征文优秀论文一等奖,“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2022年,第一;
28.青岛市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岛红十字运动史”,2018年,第二;
29.青岛市首届理论惠民优秀精品课一等奖,“共产党人的信仰追问”,2017年,独立;
30.青岛市统战优秀理论调研成果二等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价值研究与实践探索”,2015年,第一;
31.青岛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科学信仰教育养成研究”,2014年,第一;
32.青岛市“创新杯”统战理论研究基地优秀成果二等奖,“文化建设背景下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一;
33.青岛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二等奖,“阳光人生的处世智慧”,2013年,第一;
34.青岛市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层次”,2013年,第一;
35.中国海洋大学教学评估优秀,“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独立;
36.中国海洋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2022年,独立;
37.中国海洋大学首届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新时代新思想前沿热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2019年,主持;
38.中国海洋大学东升课程教学卓越奖二等奖,2018年,独立;
39.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优秀二等奖,2015年,独立;
40.中国海洋大学教学评估优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4年,独立。
[社会服务]
担任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等各级各类宣讲团成员和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成员,为省直市直机关、国企民企、大中小学等围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理论宣讲数百场。
参与省市区各级党政部门重要文件起草和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工作,成果获全国党建研究会、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优秀论文和工作案例。
中国海洋大学理论社团“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指导教师。
指导辩论队曾获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团体第五名、中国石化青年辩论赛全国总决赛冠军、青岛市初中生辩论赛冠亚军。
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项目(OUC-SRDP)、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十余项,多项结题优秀。
指导学生作品“百载征程,方心未改”“苦难辉煌”“向海图强启新航,筑梦蔚蓝续华章”获山东省首届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三等奖、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优秀奖;“牢记你的名字”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
指导学生项目“滇西抗战健在老兵口述史研究”获第二届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访谈征文大赛(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等主办)“优秀指导教师奖”,团队获中国海洋大学第七届“春华奖学金(优秀奖)”。
指导学生实践团队“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入选全国重点实践团队、山东省优秀实践团队、学校“十佳”实践团队,成果获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指导学生党支部获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党建示范创建与质量创优样板支部。
指导学生组织与理论社团活动被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山东新闻联播、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青岛电视台等专题报道。
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做法入选《青岛教育蓝皮书》、山东省教育厅大型展示传播活动、人民网大学校长论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顾问。
[其他荣誉]
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2015年;
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
山东省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2024年;
山东高校思政课教学青年名师工作室,2023年;
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
山东省首届齐鲁最美教师百强,2016年;
青岛市首届高校优秀思政名师,2017年;
青岛市“学习强国”名师,2021年;
青岛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022年;
青岛市“崂山最美青年”提名奖,2017年;
智慧树网首届混合式教学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
中国海洋大学优秀教师,2014、2015、2016年;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
中国海洋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
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工作先进个人,2024年;
学生评选“最受欢迎教师”,2015年;
学生评选“海大十大名师”之首,2010年。
[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支教感言”,2007年11月15日第13版;
《光明日报》:“最后悔的事是直到大三才选你的课”,2018年6月12日第4版;
《中国教育报》:“思政教学在‘变脸’中走深走实”,2019年9月30日第6版;
《中国青年报》:“‘段子式’课堂,95后买不买账”,2016年10月10日第9版;
《中国科学报》:“为有源头活水来”,2019年7月31日第2版;
《全国教育新闻联播》:“携手‘大中小’上好‘大思政’”,2024年7月7日;
《大众日报》:“思政课:‘活’起来才能‘火’起来”,2017年1月11日第18版;
《齐鲁晚报》:“大哥的课有深度也有感染力”,2018年12月17日第A07版;
《山东教育报》:“为有源头活水来”,2019年8月19日第1版;
《青岛日报》:“构筑新平台 抢占新阵地”,2016年12月30 日第3版;
《青岛日报》:“厉害啦,他把思政课上成‘网红课’”,2019年1月21日第6版;
《青岛日报》:“守好广大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2019年3月20日第1版;
《青岛日报》:“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2021年11月23日第3版;
《青岛日报》:“登上‘东方红3’,共上一堂‘海上思政课’”,2024年12月20日第5版;
《青岛早报》:“思政课堂成了学生‘辩论场’”,2016年12月31 日第10版;
《中国海洋大学报》:“教学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2012年9月13日第2版;
《中国海洋大学报》:“‘男神’王付欣”,2015年1月15日第1版;
《中国海洋大学报》:“厉兵秣马 整装再发”,2016年12月15日第3版;
《中国海洋大学报》:“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2019年7月10日第2版;
《中国海洋大学报》:“看真景 求真经 得真感”,2020年1月19日第2版;
《青报教育在线》:“如何上好小学思政课?且听海大教授怎么说!”,2021年4月1日;
《人民网》:“选修课天花板!这门‘网红课’,开在大海上”,2022年4月19日;
《青岛宣传》:“今天,孔子发了条‘朋友圈’”,2023年9月10日;
《青岛宣传》:“思政课,原来还可以这么上”,202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