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与之相应的是,其慈善思想也源远流长。4月27日早,海大人文讲坛第十讲“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三楼学术厅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社会科学部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主讲人周秋光对比古今慈善事业特征,对我国慈善公益发展予以总结概括。
图:周秋光教授作报告
周秋光先从三个角度对慈善予以界定——动机、行为与功能。他认为慈善一般来看应有利他主义价值观,“为别人”是真正的慈善,而现下一些捐赠行为虽看似利己,但钱用到了实处,故也可界定为慈善,动机是界定不同慈善的第一角度。“是不是慈善就看钱来自哪”,周秋光这样阐释慈善行为的界定角度。而慈善又是既效率、公平之后的第三个社会再分配形式,社会功能可见一斑。纵观整场讲座,周秋光以清晰脉络阐明中国慈善事业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概况。
中国慈善的历史审视
周秋光讲到,中国古代传统慈善有“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中”、“以政府为主体而民间辅助参与”以及“以救人身体为主而不主张救人灵魂”三个特征。从与西方基督教人生来即有“原罪”形成鲜明对比的“性善”文化背景展开,周秋光引儒、道、墨等百家观点总结出“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为普通人形成的良好习惯”。而儒家思想赋予政府以救助百姓的责任担当,以强大国力对慈善事业做得尽善尽美。而自魏晋南北朝兴起的宗教慈善到宋朝的家族行为至明清时期绅士、商人、传教士为改变其社会地位的慈善行为等也使民间慈善逐渐扩大规模,不断壮大。讲到传统慈善中以救人为主体而非救助灵魂时,周秋光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救助”,而真正积极的救助则为“慈善教育”,这就要走进现当代来探讨这一时期的慈善发展特征。
在列举出的近现代慈善九大特征中,周秋光将慈善理念的进步居于首位,“教养并重”的理念使“授之以鱼”进化到“授之以渔”。而慈善主体也因社会动荡由官方转为民间社会,湖南红十字会等慈善家群体以及开始走向多样性的组织机构的出现极大推动了我国当时慈善事业发展,善款来源由此广泛开来,救助方式和手段及救济区域范围因交通事业日益蓬勃而不断增多和扩大,政府予以制度层面慈善法治的引导,使民族性慈善借之生存、成长。
进入到现当代社会,慈善格局被重置,社会主义对灾难救济的不完善性使慈善文化一时间走向缺失,政府对近代形成的格局进行改造开始对慈善进行包办,至此形成官办慈善事业格局,专款慈善需要交税的尴尬场面在发展中也得以正视与积极改革。
中国公益的现实思考
纵观我国走过的慈善之路,不难得出“官办是特点”的结论,而慈善事业的进一步推动需要官方出面,解决慈善断层等的问题。而之于政府下一步的施力方向,周秋光指出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是时间问题,而更在于政府为民间慈善行为创造的条件如何。在列举出的众多条件中,慈善的政策法制环境与国内慈善氛围在周秋光看来尤为重要。
“政府之于国内慈善的情况就像生孩子一样,孩子需要培育长大,但现在孩子已经十八岁了,还一直抓着不放”,周秋光用简单贴切的比喻说道。而政府下一步应怎样发展慈善,他则指出应予以国内慈善以合理定位——“官办民助”,即民间的救助行为由政府进行规范和适度制约监管。同时,非官方机构组织的进一步筹建也将为我国公益事业进步带来曙光。
文/图:岳笑梅 编辑:赵梦晓
周秋光教授,男,1954年8月生,湖南耒阳市人,湖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首席专家。主要论著:《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中国慈善简史》、《红十字会在中国》、《近代中国慈善论稿》等。社会学术兼职有: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民主促进会长沙市委员会主委、中国人民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政协湖南省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