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课实在太精彩了,真想挂科再修一次!”说起社科部王付欣老师的课,有同学如是评价,更有学生称他是“海大最牛老师”。
王付欣目前主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教育文化学》课程。一门普通的政治课,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谈起课堂教学,王老师自有他的“独家秘笈”。
“授课内容上要多样化。”王付欣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有一河水都是不够的,而且老师的水还应该是活水,知识要有不断更新的过程。他说,老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博学广泛的知识面,其次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在王付欣的政治课上,他总会联系社会上的热点时事,带领学生就当下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内容要有时代新意,这是王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的潜在标准。
“政治课不能说教,要生活化”是王付欣一贯秉承的教学理念。王付欣很注重授课方式的灵活性,他认为如今的大学政治课堂不能填鸭式灌输,要灵活采取教学方式。除了课堂讲授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思修课堂上,王付欣会根据讲授内容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动起来”。讲到大学生择业与就业这一话题时,他会组织辩论赛:就业难主要是社会原因还是个人原因?就业时形象与实力哪个更重要?让学生分组进行。对于这类关切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敏感的话题,学生通过课前布置、课下查阅、课上展示这一过程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既学习了知识又收获了能力。
在《教育文化学》这门限选课上,王付欣则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在这门课的课堂上你会看到影视观摩、话剧表演、歌舞服饰等各种场景,这些富有特色的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感受到了不同风情的文化类型和教育功能。
王付欣说,课堂上还要有管理的艺术,要懂得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没有生机的课堂我是不喜欢的”,课堂上的王老师懂得运用幽默来活跃气氛。他经常会运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微博语录和自创话语,在课堂上总能传出学生们阵阵的欢笑声。当然,一个好的氛围不仅要需要老师的个人魅力还要加上学生的主动性,对于个别课上睡觉、走神的同学,王老师则会采取“爆头”的方式让他们“神游”课堂。
“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这也是王付欣的另一则为师之道。老师必须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想学生之所想。课下的王老师常通过QQ、Email、人人网等与同学们交流,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有一个十分个性化的QQ昵称———“带头大哥888”,“带头大哥”这个亲切称呼在王老师的学生中已广泛流传。王老师自己则把“带头大哥”这个称号理解为三层涵义:其一,体现为学生的引导者,作为教师这一职业,要引领学生探讨真善美,让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评判观念;其二,潜在隐含着“道”的内涵,汉字“道”的本原含义是“跟着首领走”,大家也要跟着“带头大哥”走,王老师自己也戏称“有一种领导范儿”;其三,这一称呼隐约着神秘感。
课堂上,王付欣通过他的“激扬文字”引发着学生的思考;生活中,学生们也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爱。王老师办公柜中精心保存着一个个厚厚的档案袋,里面装着的是学生们用心写成的期末作业,作业里学生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他们对思修课看法的转变以及这门课程带来的真切的影响。王老师说,每个学期最令他感动的时刻就是看学生作业的时候。就在前不久的教师节,王老师的手机、QQ、人人网上充满了学生的祝福。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王老师还收到了学生匿名送的花,他感觉“瞬间被感动了”,得到学生认可的时刻也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谈及这三年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历程,王付欣感慨道:“教师是一个不容易干的活,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得好固然成功,然而一旦教不好毁掉的就是一个未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也用自己的言行在教学一线践行着自己的使命。
“社会的优良需要弘扬,瑕疵需要矫正,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最直接、最有效、普及最广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所以我选择教育,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我的行动影响到更多的人,让他们明白是非曲直和善恶真假。”三尺讲台,展现人生的光辉。王付欣正在用他的思想、他的博学、他的深度践行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引领到思想的彼岸!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校报电子版